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 概要
  • 历史
  • 地理
  • 经济

      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邮编:610500。代码:510114。区号:028。拼音:Xindu Qu,新都区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地,素有“天府明珠”和“香城”之称。全区幅员面积482平方公里,六分之五为平原,六分之一为浅丘。新都区现辖13镇4乡,全区总人口62万人。新都区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其中32.6平方公里为都市区。新都区同时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四川省优先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新都区处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桥头堡,在四川省经济大盘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新都区10余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前茅,自1994年起已连续8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十强区(县)”。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90.2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1:54:35;全口径财政收入5.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0元。
    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
    新都区已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瘦肉型猪、蔬菜、川芎、大蒜、新都柚6大商品生产基地。工业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机械、印刷、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结构的工业体系。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4年以来,新都县已连续4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10强县之一。1997年3月,成为全省第2个基本小康的县。
    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
 

 
   新都为古蜀国都邑。
   古蜀国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之后,望帝杜宇始“教民务农”,率蜀族人民由山区向平原转移。当时因岷江之水尚未治理,土质肥沃的广大平原常遭洪灾之害。杜宇遂委派由荆楚迁来的部族首领鳖灵为相,命其治水。鳖灵决玉垒,开金堂峡,以除水害,民得安处。其后鳖灵取代杜宇,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
   开明氏即位之后,江水得到进一步治理,成都平原的大部地区能够陆处。蜀族人民生产活动的中心,遂由平原边区的丘陵地带转向平原纵深。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地域扩大,长期处于山区边缘的杜宇氏城邑,已不适应发展变化的要求,须另建政权活动中心。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蜀王开明氏称帝后,营建了开明政权的都邑。为有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新都”。
   1980年3月,新都马家乡普东村出土一座战国早、中时期的木椁船棺墓。出土各种铜器、陶器、漆器290多件,内有统治者专享的铜鼎5件。其中一鼎盖内刻有“邵之亻食鼎”的铭文,字体为春秋战国时楚地流行风格。还有墓主生前使用的刻有象征权力的“巴蜀图语”铜质印章两枚。据四川省博物馆鉴定,该墓可能是开明九世至十一世中之一的陵墓,年代为战国早、中之际。与蜀王墓相距不远的该乡丽阳村丽元山(实为一大土包)有“双石镜”。史籍记述,蜀王开明氏往往以石镜为王妃墓表。与马家乡相邻的金牛村,多年来陆续出土不少战国时期的铜制兵器和生活用具。这些器物,形制精美,与蜀王墓葬器物文化类型相同,且散布面宽,是蜀族人民的聚居点和墓葬群。在这不足3公里的范围内,上有蜀王墓,下有王妃墓,又有蜀民聚居点和墓葬群,说明这一带地区是开明王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新都为古蜀国名城。古蜀国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之后,在蜀王杜宇时期开始“教民务农”,率蜀族人民由山区向平原转移。当时因岷江之水尚未治理,土质肥沃的广大平原遭洪灾之害。杜宇遂委派由荆楚迁来的部族首领鳖灵为相,命其治水。鳖灵决玉垒,开金堂峡,以除水害,民得安处,后鳖灵取代杜宇政权,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
   开明王朝建立之后,江水得到进一步治理,蜀族人民生产活动的中心,遂由平原边区的丘陵转向平原纵深地带。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地域扩大,长期处于山区边沿的杜宇氏城邑 ,已不适应发展变化的要求,须另建活动中心。约在公元前七世纪,蜀王开明氏在今新都军屯镇附近营建了开明王朝的都邑。为了有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为“新都”,为蜀王开明王朝的第一个城名。据《华阳国志》云:“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由此可见,开明的都城在徙治成都之前,已在新都建都。新都作为古蜀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376年,开明王朝传位到十二世,秦国惠文王灭了开明蜀国。秦灭蜀后30年,实行郡区制,置蜀郡于成都,新都作为一个区归蜀郡管辖。从新都建区至今已有2280年的历史。
   新都建区以来,几经变化。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巴蜀。一年后新置广汉郡(郡治在今三台区境),新都由蜀郡划入广汉郡。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刺史,蜀郡改为益州刺史部,新都属益州广汉郡。
   公元9-23年,王莽时期,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新都属就都。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时期,公孙述据蜀,改广汉郡为子同郡,新都属子同郡。公孙述败亡,东汉恢复西汉旧制,新都属益州广汉郡,后经刘焉父子据蜀和三国时期的蜀汉,直到曹魏灭蜀,隶属关系不变。
   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分益州地置梁州于汉中,分广汉郡置新都郡,新都郡属梁州,统领雒区(今广汉市)、什邡、绵竹、新都4区。276年,晋武帝封皇子司马该为新都王,改新都郡为新都国,仍辖4区。司马该死后无子,新都国被废除,复为新都郡。后又废郡,新都仍以区属广汉郡。301年,李特起义。4年后,李特之子李雄据蜀称帝,国号大成,继称汉,新都仍属梁州广汉郡。后桓温伐蜀,灭李雄政权,蜀地归东晋。又经范贲、苻坚、谯纵等先后据蜀,直到东晋灭亡,新都均属梁州广汉郡。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宋,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广汉郡由梁州改属益州,新都也改属益州广汉郡。直到479年南齐高帝萧道成取代刘宋,国号齐,新都隶属关系未变。
   581年,隋文帝统一全国,全国诸郡以州直接统区,新都从广汉郡改属益州。7年后,改新都为兴乐区,始将区城由军屯乡迁至今新都镇。607年,隋炀帝时期,撤销兴乐区,并入成都区。619年,唐高祖时期,恢复兴乐区,随即仍改为新都县,隶属益州。742年-757年,唐肃宗改蜀郡为成都府,新都归成都府,直到唐末和五代时期不变。
   965年,宋太祖设置西川路,新都属西川路成都府。后西川路改为川峡路,成都府改为益州,新都属川峡路益州。1001年,分川峡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新都属益州路成都府。1061年,改成都府为剑南西川节度,新都均以区属,直到南宋末。
   1276年,元世祖改革政区,在大都(今北京)设中书省,全国各地设行中书省。新都属四川行中书省成都路直辖的隶事司,直到元末未变。
   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民国政府建立后,将四川划为七道,新都属川西道,一年后改为西川道。此后,军阀割据,实行防区制,新都属28防区。1935年国民党政权统一川政,改组四川省政府,划全省为18个行政督察区,新都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划四川为川东、川南、川西、 川北4个行政公署。新都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
 
   1953年,4个行署撤销,恢复四川省辖,新都县仍属温江专员公署。
   1960年,新都合并于新繁县。
   1962年10月,恢复新都县。
 
   1965年,撤销新繁县,并入新都县。
   1983年,温江行署合并于成都市,实行市管区体制,新都县从此属成都市管辖,成为成都市的一个郊县。
   2001年11月15日,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从此成为成都市市区之一。
 
 

 
    新都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期间成都平原是在成都拗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地貌格局,延展方向受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的控制。它在古老构造的基础上,表现为间歇性的差异抬升和下降,构成平坝和台地,其上第四系堆积深厚。境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落2‰-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利济镇公毅村海拨572米,新繁镇外西街海拨536米,新都镇通站路海拨494米,石板滩镇西江河边海拨476米。
    全区最高点在三河镇松柏村西部,海拨584米。最低点在泰兴镇先丰村东部,海拨472米,高低差112米。丘陵中部凸起,相对比高20-50米,呈马鞍状,坡缓长,谷宽坦。依其成因,可归为侵蚀堆积地形类。 
      河 流
    成都平原覆盖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灌县经郫县到成都一线为冲积扇中脊,两侧地势较低,都江堰到金堂的蒲阳河—清白江、柏条河—毗河河道长约100公里,地面坡降平均2.1‰,金堂方向自然分水。受季风和北部山体屏障的影响,本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水源补给充分。清白江、毗河的各分水口,多集中在右岸,溪河纵横,奔向东南,反映平坝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沱江分岷江水源的清白江、毗河,汇入沱江,与岷江一起形成双生河流。清白江右岸的锦水河、蟆水河、督桥河,流向基本上与地面径流一致。又龙泉山西侧东山台地发源的西江河山溪水,自南向东北流,反映基岩向成都断陷倾斜的趋势。各河流的径流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等特点。每年4~6月水量逐渐增加,水位上涨,径流随之增加;6月开始进入汛期,7~8月达到高峰。10月以后,水位开始下降,汛期也随之结束。1~4月为枯水期。由于雨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及地形等影响,造成各河流涨落急骤,水位流量过程线呈连续峰型。
    清白江(汉代称湔水) 集水面积301平方公里,安全流量1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1250立方米/秒。从宝瓶口河底高程718米引水而下,上游蒲阳河流绕灌、彭山麓,左岸承受各山溪暴雨径流,常出现暴涨暴落的大洪水,汛期洪峰流量800—12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大,含沙量也大,洪后堰口多淤积。河流经火烧堰河边高程575米,清白江大桥河边高程545米,兴隆渡河边高程532米,三岔渡河边高程507米,高桥渡河边高程506米,三邑桥河边高程497米,流到金堂县赵镇高程440米。
    锦水河(南北朝称湔氵臾 口) 清白江石坝子鱼嘴,左支清白江,右支锦水河。锦水河在清白江右岸的凹岸引水,少进沙,进口高程为584米。流经来薰?河 从清白江上游右岸平闯口凹岸引水,进水口前江里有河心洲,随江水挟带的沙石,沿主河槽排往下游,蟆水河多引取清水。平闯口进水河边高程599米,流经卧龙桥河边高程536米,蟆水桥河边高程524米。
    毗河(战国时代称沱) 集水面积174平方公里,安全流量4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314立方米/秒。上游柏条河,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的地势向东南流,水流被龙泉山余脉所阻,毗河沿凤凰山、天回山、繁阳山、木兰山北麓折向东流,流至金北丘陵与云顶山之间夺路而去,与清白江合流。毗河主要为区间排洪河道,石堤堰上府河口水位高程达到537米,上游柏条河及徐堰河的洪水由毗河排泄。毗河流经龙桥河边高程522米,毗桥河边高程491米,芶家滩河边高程481米,流经张庵桥河边高程476米,瓦窑滩高程474米。
    西江河(唐代称汝江) 上源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山地汇诸山溪水,多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北流至新都区石板滩镇河底高程465米,东北流注毗河右岸姚渡场上游河边高程458米。讯期洪峰高、来势猛、易成灾。
    地下水
    成都平原,由于第四纪以来龙门山褶断带继承性的急剧上升,龙泉山褶断带的相对隆起和多期冰川活动,从而使作为平原基底的成都断陷,新都区境内沉积了厚25~200米左右的第四系。平坝以第三冰期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为主。其中清白江以北的清流、利济乡为冰后期近代河流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东南缓丘台地上部地层大部为第三冰期堆积的黏土。其中三河乡与成都磨盘山相连的石子岭、回龙山也零星保存了一些第一冰期堆积的黄棕色泥砾。
    平坝上部含水层一般埋深在1~5米。这冲积泥砂砾卵石潜水含水层,在新繁一带厚约10.2~24.5米,新都附近厚约12~15米,平均厚度15米左右。据钻探资料,桂湖镇地下上部含水层厚度15米左右。平坝地下水上部含水层,变幅3~4米。近河变幅小,远河变幅大,丰水期降雨增多,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河水位,降雨渗入不断地被河水所排泄。枯水季降雨减少,但因地处下游排泄段,有上游地下径流补给,地下水得保持一定的稳定,因此变幅小。而河水回水的影响,仅能限于沿河呈带状。分布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达6.30亿立方米。在清流、利济乡属于冲积砂砾卵石孔隙含水层,平均厚度约17米,埋深3米左右,变幅3米。从3月开始缓慢上升,7月达最高水位,翌年1~3月为最低水位。分布面积35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1.071亿立方米。清流、利济乡同处地下水溢出地段,1954年前泉凼523口。
    平坝下部另一含水层埋深在40~80米左右,含水层由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含泥砂砾卵石层组成。
     台地的黏土层及黄棕色泥砾层,为基本无水或含水微弱的地层,层厚很不均匀,常有基岩露头。基岩上层为砂页岩,下层为砂岩。由于岩层破碎,选择适宜位置,打井10米深,常可取得裂隙水。该层地下水位随降雨和灌水的增减而有所变化,但变幅甚小。
    平坝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其中有个别地下水,位于古河流牛轭湖相堆积环境,因铁锰含量超标而影响开采饮用。
    台地分布白垩系易风化的红层砂泥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
 
    新都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高气温35.5℃,绝对最低气温-5.4℃。年平均相对湿度81.5%,无霜期271天,日照10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911.7毫米。
    按照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编《中国气候区划》(1959年),新都区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气温在16.2℃左右;雨量充足,累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1.3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32%;全年太阳总辐射值94.9千卡/厘米2;无霜期长,年平均为279天。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绵阴雨;冬季干燥,多云雾。如以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就是夏、冬季较长,春、秋季较短。
    区境虽绝大部分为平坝,但气候随地形、地势也略有差异,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递减,而雨量、霜雪、云雾随地势升高而渐增。
   注:区气象站资料,10年总结1次。
   四 季
   新都区气候特征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气环流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是基本因素。
   冬季 高空为西风环流所控制,近地面层主要受蒙古高压控制。这一冷高压,常以偏北风进入区境,成为冬季降温的重要因素。而北有秦岭屏障,冬季寒潮不易入侵,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相比,区境冬季较为温暖。
    春季 蒙古高压减弱逐渐西撤,而副热带高压正渐增强,向西向北伸展,大地开始增温。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进退过程中,有时引来南北气流的辐合,诱进了北方的冷气流而带来阴雨天气,会造成“倒春寒”。由于副热带高压仅开始,区境仍属少雨季节。这时温度回?初,西风南支急流北跃,印度低压伴随着西南季风盛行代替了蒙古高压,便带来较多降水。7、8两月,四川盆地西北部,因属副热带高压发散出来的暖湿气流和北来的冷空气交锋地带,形成大量降水。此外,青藏高原的西南低涡,在川西是主要生成地区之一。西南涡移入盆地及区境上空时,在夏季常引起雷暴和大雨、暴雨。1981年7月中旬特大暴雨洪水,西南涡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秋季 原来的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控制的情况逐渐转为印度高压和蒙古高压控制。由于盆地四周山地环绕,极锋南撤缓慢,甚至出现准静止状态,故多秋绵雨。10月中旬,高空西风环流急剧向南扩展,南支西风急流重新建立,印度高压再现,西南季风完全撤离四川。这时副热带高压脊减弱,极锋消失,盆地区及新都区雨季也随之结束。
   气 温
   平均气温 区境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也就是由东南随着地势的升高向西北而逐渐略有下降。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气温在16.2℃左右。西北部高宁、利济、清流等乡为15.8℃,新繁镇16℃,桂湖镇16.2℃,东南石板滩镇16.4℃,气温高低相差0.6℃。
   变化规律 区境气温的年际变化规律,年平均气温为16.2℃,最高年为16.8℃(1963年),最低年为15.4℃(1976年),高低相差1.4℃。区境气温的月际变化规律,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5.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5.4℃,年较差为20.1℃。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夏季气温变化较小。区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1960年6月),最低为零下5.4℃(1975年12月),极值相差41.4℃,大多数年份最高在33℃~35℃之间,最低在零下3℃左右。
    积温 区境内大春作物生长季(3月1日~10月31日)>10℃的有效积温为2551.9℃;小春作物生长季(10月1日~5月31日)>3℃有效积温为2279.3℃。
   地温 区境内年平均地温,地层0厘米18.4℃、5厘米17.9℃、10厘米18℃、15厘米18℃、20厘米18.1℃。1965年7月,区境内地表极端最高温度为64℃,比气温最高值36℃偏高将近一倍,且时间偏晚一些。1975年12月,地表最低温度为零下7.8℃,比同时出现的气温最低值零下5.4℃还偏低2.4℃。
   水温 区境内灌溉用水,引自都江堰岷江分流,岷江径流来自高寒山地峡谷,主要是降雨,其次是地下水和融雪水的补给,它的特点是温度低。在东流过程中,水温逐渐增高。据1975~1976年测定资料,3~10月平均水温,都江堰宝瓶口为14°C左右,流到区境内高宁乡公毅村为16℃左右,流到新民乡为17℃左右,流到石板滩镇为19℃左右。桂湖镇地下水水温,夏季22℃,冬季7℃(1983年)。
   霜日与无霜期 区境累年平均无霜期279天,最长的是1962年有303天,最短的是1980年为261天。初霜期最早出现在11月4日(1962年),终霜期最晚是4月1日(1980年),一般初霜始于11月24日,终霜晚于3月5日,每年1月份霜日最多。
   此外,区境内春季低温冷害,3月中旬出现频率为50%,下旬为55%,4月上旬为23%;秋季低温冷害,9月上旬出现频度为14%,中旬为45%,下旬为73%。寒潮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或3月上中旬。
   降 水
   空间分布 区境累年(1960~1981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降水分布与气温相反,随地势升高而增多。从东南到西北增加139.2毫米左右。地处东南的木兰乡仅897.8毫米,西北的高宁乡达1037毫米左右。
   年际变化规律 区境累年平均降水量909毫米,最多为1409.9毫米(1961年),最少为612毫米(1969年)。降水量在1967年以前,大多数年份在平均值以上。
   季、月分配 区境内降水量夏多冬少。夏半年占全年降水量的88%,冬半年占12%。夏季占全年的60%,最多年可达76%,最少年达52%。冬季仅占全年的2%,最多年只占4%,最少年仅占1%。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易形成冬春偏旱,夏季偏涝。区境逐月降水量,7月最多,累年平均245.2毫米,最多年为480.4毫米。其次8月份,累年平均199.8毫米,最多年达329.2毫米。冬季12月和1月最少,仅5~6毫米。
   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 区境内日降水量>0.1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44天,各月中以5~7月、9~10月为最多,每月都在15天以上;夏收夏种的5月中、下旬,平均都是5天,最多年份为9天;秋收的8月下旬,平均为5天,最多为10天;9月上旬平均5天,最多8天,中旬平均5天,最多达10天。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每年平均9天,≥50毫米的暴雨日数每年平均3天,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99.6毫米,出现在1981年7月13日。5~9月均可出现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降水量≥0.1毫米的连续出现降水日数,区境内最长达14天,出现在秋季。日降水量≤0.1毫米的连续无降水日数,区境内最长可达41天,出现在冬季。夏收夏种期间的连阴雨,累年,5月上旬出现过5年,频率为24%;中旬出现8年,频率为38%;下旬出现7年,频率为33%。秋绵雨,累年,9月下旬出现过13年,频率为59%;10月上旬出现10年,频率为45%。又成都地区(包括新都)夜雨率,春季为81%,秋季为70%。
   降雪和积雪 区境内历年降雪较少,累年平均降雪日数1.8天,其积雪日少于降雪日。1971年2月6日积雪深度8厘米,1976年12月27日积雪深度2厘米,1977年1月29日积雪深度3厘米。
   降冰雹 1960~1981年,出现过冰雹14次,70%以上出现在4~5月和8月。
   此外,1960~1981年,夏季偏旱出现过8年,频率为38%;伏旱(7~8月)出现过6年,频率为26%。
   日照及其他
   日照 区境内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1.3小时,最多年1655.5小时(1963年),最少年1153.4小时(1981年),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502.1小时。全年中8月份日照最多,平均是190.7小时,11月最少,平均仅71.9小时,最多与最少月相差118.8小时。区境内全年太阳总辐射值为94.9千卡/厘米2年,盛夏7、8月最多,分别为12.3千卡/厘米2月和11.8千卡/厘米2月。冬季较少,12月仅4.2千卡/厘米2月,为7月的三分之一。
   蒸发量 区境内蒸发量,1960~1966年,平均为956.8毫米。
   湿度 区境内相对湿度是秋季大,夏、冬、春季小。月变化是5月份较小,7、8、9月较大。日变化晨昏偏高,15时前后最低。
   云量 区境累年平均总云量(包括高、中、低),全年各月平均为8.2成。日平均总云量<2.0成(晴天)日数全年仅15天,>8.0成(阴天)日数为239.7天,特点是晴天少,阴天多。
   雾日 区境累年雾日共出现998天,年平均47.5天。
   气压 区境累年平均气压957.1毫巴,12月平均气压最高为965.2毫巴,7月最低为946.6毫巴,最高月与最低月气压的差为18.6毫巴。气压的年际变化不很显著,1966~1981年,平均气压为957.1毫巴,最高年为957.6毫巴(1973年),最低年为956.3毫巴(1966年),高低相差仅1.3毫巴。
   风 区境累年各风向平均频率以北风最多,频率为8%;其次是东北风,频率为7%;但静风占48%。累年平均风速为1米/秒,5月份最大仅有1.3米/秒,12月份最小只有0.6米/秒。累年≥8级的大风,1963年3次,1964年1次,1965年4次,1966年1次,1967年2次,1968年2次,1971年1次,1975年2次,1981年1次。
  植 被
  新都区原始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但因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早经破坏,由复杂向单纯演变,已发展为水田农业地带。
  区境内植被类型,要求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的生态环境。主要植被类型有:
  农田植被 农作物栽培覆盖率为63.04%。田间杂草水生有稗子草、三棱草、慈姑草、水案板、四瓣草、剪刀草、水芋荷、鸭舌草、浮萍、牛毛毡、藻草、青苔、鸭儿芹、水牛草;旱生有看麦娘、锯锯藤、麦麦草、蛮油菜、苦猪草、鹅儿肠、面根藤、棉花草、灰灰莱。
   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的香樟、楠木;芸香科的柑、橘、橙、柚;木犀科的桂树、女贞;桃金娘科的桉树,常绿阔叶树种组成。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的青?桦木科的桤木,杨柳科的杨属、柳属,蓝果树科的喜树(水冬瓜),胡桃科的枫杨(麻柳),悬铃木科的法国梧桐,楝科的苦楝,蔷薇科的梅、桃、李、苹果、梨等落叶阔叶树种组成。林内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都是草本。暖性针叶林,主要由杉木、柏木和杉柏科针叶树种组成。暖性竹林,主要由慈竹、白甲竹、斑竹、硬头黄、芦竹组成。
   缓丘植被 除农作物及稀树外,灌丛主要由黄荆、马桑、刺梨、野枸杞和其他荆棘植物组成;草丛主要由巴茅、马儿秆、丝茅草、山草、刺金瓜和羊齿植物组成。
    

         改革开放以来,新都区在四川经济大盘上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2年以来分别年均递增14.3%、19.8%、21.3%、 14.7%和18.8%。雄厚的经济基础使新都享有“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区”。“全国科技实力强区”、“全国农业工作先进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初保工作先进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等诸多殊荣。1994年以来,新都区已连续6年被 评由四川省综合实力10强区。1997年,新都农村小康建设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成为全省第二个基本达小康的区。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08.04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30:57.84:32.86;全口径财政收入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7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8元。
 
    新新都属都江堰灌区,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县内河流纵横,有干、支、斗渠126条,总长684公里,水域面积4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7.3亿立方米,调节储量2.33亿立方米,水层厚度15米左右,具有自然净化能力。全县现有自来水厂21座,日产水能力达62000多吨。
    新都处于四川大电网和四川天然气南北环线输送管网腹心区域。县内过境输电线路有220千伏三回、110千伏三回、35千伏三回、总长125.7公里。县内已有110千伏变电站三座、35千伏变电站四座,输变电能力分别是223000千伏安、100000千伏安,目前实际使用不到50000千伏安。全县现有电网结构完善。供电稳定可靠,能满足经济建设和民用电的需要。
    县城桂湖镇现有天然气二级配气站1座,城区全部使用天然气,各乡镇也接通了天然气。
    新都科技力量雄厚。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万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0人,中级2650人,初级8858人。设有科研与综合科技服务机构17个。1980年以来全县共获科技成果奖297项。全县拥有国家专利126项。
    全县有普通中小学203所,职业中学3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成人高校(成都电大新都分校)1所。其中,新都一中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教育质量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全县从业工人10多万人,拥有大量的机械、电子、轻纺、化工、家俱、建筑等各类熟练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新都县城内有影剧院8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县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县体育场占地8.5万平方米,按国际标准建设,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县内有地方、部队医院27家,病床1600余张,医护人员2200余人。
    都县坚持实施“农业高效化”战略,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瘦肉型猪、蔬菜、川芎、大蒜、新都柚6大商品生产基地。工业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机械、印刷、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结构的工业体系。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4年??县之一。1997年3月,新都县农村小康建设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成为全省第2个基本小康的县,初步走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