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 概要
  • 历史
  • 地理

      郫县--古蜀都城,成都市的卫星城。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区位优势,素有“银郫县”之称.
  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县城距成都市仅16公里。东临成都市,西连都江堰,南临温江县,北与新都、彭州接壤。县境内交通发达,国道213线,郫温公路和8条县道,形成快速交通网络。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宋代著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古今名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周永康、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郫县。
  郫县属都江堰流域灌溉区之首,气候温和、水旱宜种,物产十分丰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郫县已成为居家置业的理想之地。
  郫县先后被列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西部软件园区、星火科技密集区、生态示范区、“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四川省对外经济开放特别试验区、省级工业开发区、“公司+农户”改革试点县、成都卫星城、现代农业试点县,去年底又建立了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主要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洋诸葛芦,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