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 概要
  • 旅游
  • 历史
  • 地理
  • 经济

      温江位于成都市中心区正西16公里处,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4街办,总人口32.67万。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来,一直是川西政治、经济、文化重镇。解放后长期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2002年4月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境内平畴沃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常青。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膏腴之地”的美誉。温江毗邻四川省省会、西南最大的消费城市--成都18公里。距以“青城天下幽 ”“天下奇功”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公里。
  温江县内河流属岷江水系,十分发达。境内有4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以及其支流。全县林木覆盖率15%。农业生产发达,素有“金温江”之称,旅游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以假日游乐和度假为特色的面向成都、辐射川西的旅游区。
  温江县经省市政府批准为成都市卫星城,又被联合国批准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温江境内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地称天府,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流传着许许多多诸如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动听的历史掌柜、民间传说……
  温江人民,聪慧勇敢,锐意进取,树起一座座历史丰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温江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个丰硕成果向世人展示着“金温江”的风采:成都市第一个卫星城;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所在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区);2002年4月撤县建区;2005年9月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今日温江32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213”发展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构建和谐温江而努力奋斗。

  温江文庙
  温江文庙,建于宋咸平初,明末四年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1984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文庙大成殿因火灾被焚毁,左右两庑,东西两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筑风貌。
 
  温江文庙如今已恢复历史原貌,在现代化建筑的包围中巍然屹立,文蕴辐射。进庙即见朱红色的“万仞宫墙”。万仞之高比喻孔子的学问和思想博大精深。文庙的大门通称棂星门,以棂星名门,意为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旨在圣化孔子。跨过棂星门,就来到星半圆形泮池。泮池俗称“学海”,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整个建筑雄伟、庄严、华丽。 明清两代从朝廷到地方各州府县都必须按规定建立孔庙,定期聚会朝拜,使文庙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漫步文庙,不仅能看到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更能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自古为川西重镇。
 
  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来,一直是川西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1935年起为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
 
  解放后长期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
 
  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
 
  2002年4月撤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温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温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柳城路。(国务院2002年4月14日批准 国函[2002]28号)
 



  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无山无丘,海拔高度最低511.3米,最高647.4米。
  
  气候状况
  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05年辖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6.2℃,比历年平均气温偏高0.4℃,与2004年接近;年极端最高气温34.2℃,比历年偏低1.5℃;年极端最低气温-4.3℃,比历年偏高0.8℃。年总降水量为765.6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30.5毫米,比2004年偏少285.9毫米;年总日照时数为777.0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少214.1小时,比2004年少217.8小时。
 
  2005年6、7、8月份分别出现了三次重大气象灾害。前两次大风天气和暴雨天气发生在6月30日和7月2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7万余元和49万余元,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50余万元和75余万元。8月份又出现我区历史上最严重的盛夏持续低温连阴雨天气,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
 
  水文状况
  岷江干流金马河及其支流江安河、扬柳河、清水河,由西北向东南穿流过境。
 

  温江区内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现代产业的聚集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印务包装等现代轻工业为支柱产业,以民族医药、环保产业、机械电子为接续产业的格局,被海内外誉为“挺进西部的桥头堡”。
 
  温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11万余亩翠绿葱浓的花木,占全市的二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其品种达1300余个,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花木生产基地达30多个,生产规模占到全区花木面积的60%以上。“温江花卉”、“温江花工”等都成为花卉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代名词。
 
  温江大蒜—享誉中外,产区主要在区境永宁、万春、公平一带,其中尤以“红七星”“白七星”,这两个品种为国内罕见,独具特色,并由80年代的1万余亩逐渐地发展到近年的5万余亩,占整个小春种植面积的50%,成为温江花卉、大蒜蔬菜、家禽养殖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